查看原文
其他

守望者系列新书 |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附完整书单)

守望者系列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学术出版品牌,关注哲学、历史等人文学领域的学术理论问题或重大前沿问题,以学术水平为遴选著作的标准,精选中外学术经典和学术前沿著作,同时致力于学术普及,以守护学术发展,传播经典,开拓新知。已出版12种图书。

 

此次新推出的《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深度解析人的人性、神性、物性,揭示主体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



 


关于本书


哲学归根到底关注的是人的命运。根据逻辑与历史、时代精神与时代相一致的原则,本书区分出西方哲学发展的前现代(古代)、早期现代、后期现代和后现代(当代)四种形态,并重点探讨现代哲学的历程。导论是对主体问题的概述,其余各章围绕主体的确立、主体的危机、主体的解体和主体的终结来揭示意识主体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主要西方哲学流派,既具有宏大的理论视野,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作者


杨大春,1965年生,四川蓬安人,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目前为浙江大学二级教授,求是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现当代法国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招标项目各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代表作有《20世纪法国哲学的现象学之旅》《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沉沦与拯救:克尔凯戈尔的精神哲学研究》等。著述多次获奖,含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文史哲》“学术名篇奖”1项等。



导言

(选摘)


传统哲学满怀君临一切科学之巅峰的奢望,旧式哲学家则抱有成为理想王国之主宰的雄心。且不管哲学的当前处境怎样,其未来命运如何,哲学家确实曾经在“观念”(idea)世界或“精神”(spirit)王国中扮演过胡塞尔(Husserl E, 1859—1938)所说的“执政官”的角色。存在着五花八门的哲学,也有着不同类别的哲学家。大浪淘沙,浮尘尽去,真金终现。某些哲思永垂汗青,其代言者在先贤祠中获得“永生”。哲学和哲学家尽展其不朽魅力,一直引领世人的“精神”生活。“唯心”(idealism)也好“唯物”(materialism)也罢,“观念”也好“物质”(matter)也罢,“先验”(transcendental)也好“经验”(experience)也罢,“主观”(subjective)也好“客观”(objective)也罢,“心”“思”也好“体”“验”也罢,任何哲学最终都是“人学”(science of man)。


“我”作为哲学家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失去天堂乐园或脱离自然母胎的“我”,一直在找一些让自己信服的说辞。从“我是一个心灵、我有一个身体”(I am a soul and I have a body)到“我是我的身体”(I am my body),“我”往往呈现不同的“面孔”,常常带有不同的“腔调”。“我”有诞生、成长和逝去的历程,哲学无非是这一历程的“自觉”:以前瞻(筹划、谋划)或回顾(后思、反思)的方式实现这一“精神”之旅。有些哲学看似应时新潮,实则是老调重弹;有些哲学看似过时陈腐,却永远让人迷恋。一般而言,数、理、化强调普遍或统一,文、史、哲偏重特殊或差异。哲与文、史又有诸多不同,它或许能够体现后两者之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许多人都熟知“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它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路人如果猜不中,就会被它吃掉。整个城池都承受着灭绝的命运。俄狄浦斯猜中其谜底是“人”,结果斯芬克斯跳崖而死,城池得救。然而,聪明人俄狄浦斯的命运又如何呢?整个文学史都把《俄狄浦斯》视为人类悲剧的典范,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提出了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人学的哲学尤其体现了对俄狄浦斯不确定的命运的不断反思。


当然,许多哲学著作都不直接说“人”(human being, human, man),“主体”(subject)和“自我”(I, ego)往往是替代它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不同时期的不同哲学家对主体或自我有不同的界定或说法,因为每个哲学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讲述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故事。在故事的展开中,第一人称叙事(narrative)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至于自然(nature)和文化(culture),以及它们包含的万事万物不过是道具和配角而已。


有些人抱怨哲学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太过复杂,又有些人说它其实把复杂的东西弄得过于简单。复杂在于它使用了无数抽象的概念(concept),形成了无限空泛的判断(judgement),进行了无穷烦琐的推理(reasoning)。概而言之,其复杂在于抽象和思辨。但这同时也是一种简单化,因为它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处理一切,最终打算把宇宙万物纳入一个“坚果壳”里面,根本无视它们的丰富多样性。其实一切纯粹理论性的学科都有其类似之处,如数字符号和数学公式既是对这个世界的简单化,又把一切复杂化了。每门学科都有其门槛,我们得按照它的规则来思维。一旦掌握其规则,所谓的简单与复杂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哲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什么是哲学”却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哲学既不同于经验之谈,也有别于比如美国各类学校都会在其主页上提到的所谓的“教育哲学”(教育理念,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一个比较简单明了的说法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所谓的“世界观”是“看世界”,所谓的“人生观”是“看人生”,而所谓的“方法论”则告诉我们如何“看”。哲学归根到底意味着如何看世界,如何看社会,如何看人生。


既然人生活在世上离不开外部自然,生活在人间不可能离群索居,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总体一致的。这种“看”不是盲目地“看”,总是摸着石头过河恐怕是行不通的,哲学也因此意味着方法论指引,以体系或系统的方式引导人们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西方哲学被认为坚持一种视觉中心论,“看”的地位显而易见。这种“看”主要是“心看”而不是“眼看”,强调理智直观(intuition)或精神审视(inspection),哲学也因此被说成是一种“哲理视觉主义”(理论视觉主义,théorétisme)。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eidos,英译为idea或form,中译还有“理型”“相”等等),来自动词“看”(ide或eido),指的是看见的东西。通过所谓的“灵魂的转向”,日常的“眼睛看”在他那里被转换成了“理智直观”或“精神审视”,眼睛之所看则被转换成了纯而又纯的理念,看所凭借的阳光也因此转换成了“理智之光”或笛卡尔所谓的“自然之光”(理性)。


哲学往往被区分为不同的部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建制中,哲学属于一级学科,它包含八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marxist philosophy)、中国哲学(Chinese philosophy)、外国哲学(foreign philosophy)、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伦理学(ethics)、美学(aesthetics)、逻辑学(logic)、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近年来,又出现了诸如经济哲学(economic philosophy)、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等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划分的标准显然有些混乱,包含了区域(中国哲学、外国哲学)、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部门(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宗教哲学)等多重划分标准。西方人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逻各斯中心论(logocentrism)和理性中心论倾向,他们根本否定非西方哲学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他们关于哲学的分类标准就要简单得多,完全从部门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区分为: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逻辑学、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语言哲学、宗教哲学等等。


当然,所谓的部门哲学也是很复杂的。这是因为,现存的任何学科都可以有相应的哲学,比如数学哲学(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法哲学(philosophy of law)、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tory)等。此外,许多学科从历史上看属于哲学的范畴,比如物理学(physics)、人类学(anthropology)、心理学(psychology)等,而且,即使是在现在,它们探讨的许多问题依然是纯粹理论的,因此是哲学的。


哲学最主要的部门是形而上学。“形而上”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以思辨方式为主的研究思路;与之相反的则是“形而下”,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思路。在西方学院文化传统中,形而上学是最为核心和基础的部门,是一门严格而枯燥的学问。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生前在吕克昂学院讲课,去世后留下了众多的旧稿和讲义。该学院第11代继承人安德罗尼柯(Andronicus Rhodius,约前1世纪)整理它们,编纂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遗稿。他把研究有形物体的著作编在一起,取名《物理学》(希腊语作physika,拉丁语作physica,英语作physics);他进而把论述超感觉的或超经验的对象的文章编在《物理学》之后,取名《物理学以后(诸篇)》(希腊语作tametataphysika,拉丁语作metaphysica,英语作metaphysics)。


Meta本义是“后”或“后设”,演绎为“元”或“原”。这意味着,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本”与“原”,或者说是一切知识或学问之“本原”。《周易·系辞》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据此,严复(1854—1921)把《物理学以后(诸篇)》译为《形而上学》。另外,该书也曾被译作《玄学》,意在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的魏晋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的、非经验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在20世纪初由陈独秀和胡适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中,曾经有一场影响深远的争论,那就是所谓的“科玄大论战”。如果我们查一查有关汉语词典,可知“玄”有如下意思:(1)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学,~秘,~妙,~奥,~理;(2)虚伪,不真实,不可靠:~想,~虚;(3)黑色。无论如何,形而上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也可能是一种不真实、不可靠的学问,想“红”却被“黑”也就不足为怪了! 




目录



导论  主体的命运:哲学之为人学

第一章  主体的确立:从怀疑到确定

第二章  主体的确立:从确定到怀疑

第三章  主体的确立:确定性的界限

第四章  主体的确立:从直观到思维

第五章  主体的确立:理想及其冲突

第六章  主体的确立:精神的成长史

第七章  主体的危机:艺术还是科学

第八章  主体的解体:从意识到此在

第九章  主体的解体:从意识到身体

第十章  主体的终结:无家可归的人

参考书目

后记 



延伸阅读



其他已出书目


正义的前沿

[美]玛莎·C·纳斯鲍姆 著


西方传统中,社会契约理论是最强大的社会正义理论之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当代首屈一指,但它也未能解决如下三个社会正义问题:我们如何把教育、健康关怀、政治权利和自由等这些平等的公民权利延伸到那些身体和心理不健全者?我们如何把正义和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延伸到世界上的所有公民?我们如何把非人类动物纳入我们的社会正义观? 


玛莎•C•纳斯鲍姆的杰出著作《正义的前沿》,正是从处理这三个长期被现存理论所忽视的、亟待解决的社会正义问题入手,寻求一种可以更好地指引我们进行社会合作的社会正义理论。基于对现有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三个方面局限性的反思,纳斯鲍姆发展出一种基于“能力”的替代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思考政治合作的目的和政治原则的本质,以及期待一种适应于所有物种包括非人类动物的更大正义。 


寻求有尊严的生活

[美]玛莎·C·纳斯鲍姆 著


如果GDP每年都在增长,但却始终有相当比例的民众无法接受基础教育,没有医疗保险,我们能否认为这个国家正在进步? 纳斯鲍姆教授在本书中批判了以GDP为指挥棒的发展路径,认为当下主流的发展理论忽视了最根本的对尊严和体面的人性需求。 


本书陈述了能力发展模式的结构和政策意义,勾勒出一种有别于罗尔斯正义论的新政治理论,并且讨论了它的哲学渊源和脉络,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论证了能力理论路径的普遍价值。纳斯鲍姆同阿玛蒂亚•森教授以及其他同道一起,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通过关切个体人的故事,追踪政策对日常生活的效应,寻求推动民众活出丰满且有活力的人生。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

[美]亨利·A·吉鲁 著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考察了美国社会的公共价值观转变以及美国背离民主走向市场的教育模式。书中讨论了公共教育作为民主的公共空间的理想遭受的围攻,鼓励教育家成为投身于创建构成性学习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培养人们捍卫作为普遍的公共利益的公立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能力,因为这些对民主社会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


客居忆往

洪汉鼎 著


本书系洪汉鼎先生以答学生问的形式而写的学术自述性文字,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个人从年少时代至今的种种经历,包括无锡辅仁中学、北京大学求学、反右斗争中误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发配至大西北、改革开放后重回北京、德国进修深造、台湾十余年讲学等,整个经历充满悲欢离合,是幸与不幸、祸与福的交集;第二部分作者透过个人经历回忆了我国哲学界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情况,其中有师门的作风、师友的关系、文人的特性、国际的交往,以及作者个人的哲学观点,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哲坛趣事;第三部分是作者过去所写的回忆冯友兰、贺麟、洪谦、苗力田诸老师,以及拜访伽达默尔的文章的汇集。


康德的自由学说

卢雪崑 著

《康德的自由学说》一书对康德的自由学说进行了整体通贯的研究。它指出:康德的自由学说绝非如黑格尔以来众多康德专家曲解的那样,缺乏生存关注、贱视人的情感、只是纯然理念的彼岸与虚拟;康德全部批判工作可说是一个成功证立“意志自由”的周全论证整体,康德批判地建立的自由学说揭示“自由作为人的存在的道德本性”,“自由之原则作为实存的原则”,以此为宗教学、德性学及政治历史哲学奠定彻底革新的基础。康德不是历史,而是人类的未来。


康德的形而上学

卢雪崑 著

《康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按从自然领域出发,再进至自由领域,最后达至自然与自由之统一的进路进行。其结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揭示出一个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学。它是道德的、属于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这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枢纽在于人类乃至全宇宙发展的终极根据——意志自由,及其最高原则——自由之原则。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实,同时是人的未来。 


自康德的同时代人——包括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哲学提出批判至今,种种责难都借着“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学术界成为公论。本书着眼于康德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问题,逐一拆穿这些公论所包含的假象。 


西方思想的起源

聂敏里 著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是一本从中国学者自己的思想视野出发对古希腊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识的梳理与介绍,而重在思想的分析与检讨,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深入其思想内部,探寻其内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根底与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与脉络,指陈其思想深处的得失与转捩,阐明其对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义与形塑作用。


现象学

【爱尔兰】德尔默·莫兰 著


本书为莫兰的代表作。莫兰根据几十年来的出版资料,对现象学运动中的五位德语代表哲学家(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和四位法语代表哲学家(莱维纳、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丰富学术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清晰论述。本书出版后次年即荣获巴拉德现象学杰出著作奖,并成为西方各大学有关现象学研习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除哲学家本人的思想背景和主要理论的论述之外,不仅对各相关理论提出批评性解读,而且附有关于哲学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细节描述,也因此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


自身关系

【德】迪特尔·亨利希 著

迪特尔·亨利希以“自身意识”理论研究闻名于世,毫无疑问,本书是他在这方面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本书围绕“自身关系”这一主题重新诠释了德国观念论传统,讨论了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意识中的自身关系和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展示了“自身关系”的多维结构与概念演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是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互结合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在哲学观念上还是在言说方式上都证明了传统哲学的当代有效性。


佛之主事们——殖民主义下的佛教研究

【美】唐纳德•S.洛佩兹 著

本书是西方佛教研究领域的第一部批评史,也是将殖民时代和后殖民时代的文化研究的深刻见解应用于佛教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作品。在对19世纪早期佛教研究的起源作了一个概述后,本书将焦点放在斯坦因(A.Stein)、铃木大拙(D.T.Suzuki),以及荣格(C.G.Jung)等重要的“佛之主事们”上。他们创造并维系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从而对佛教在西方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书按年代顺序记录了在帝国意识形态的背景下,学院式佛教研究在美洲和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佛教研究领域期盼已久的系谱,并为我们对佛教研究的长远再构想探明了道路。本书复活了很多重要而未经研究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状况——一个多世纪以来是它们影响了佛教研究的发展过程,而且常常决定了人们对一系列复杂传统的理解。


10个道德悖论

索尔•史密兰斯基 著

从形而上学到逻辑学,悖论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其丰富的文献上得到显现。但到目前为止,在伦理学中很少见到对悖论的批判性研究。在伦理学的前沿工作中,《10个道德悖论》首次为道德悖论的中心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提出了10个不同的、原创的道德悖论,挑战了我们某些最为深刻的道德观点。这本具有创新性的书追问了道德悖论的存在究竟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并且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探讨了悖论能够在道德和生活上教给我们什么。



一键购买

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深度解析人的人性、神性、物性

揭示主体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